宋朝時開始聞名天下的古六大茶山攸樂、革登、倚邦、莽枝、曼磚、曼撒,可以說就是人類種植茶葉的典范。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提到六大茶山的面積時,用了“周八百里”來形容,這表明這六座古茶山是連成一片的?!兜嵯怠芬粫谡劦搅蟛枭降奈恢脮r就曾說:“普洱府寧洱縣六茶山,曰攸樂,即今同知治所。其東北二百二十里曰莽枝,二百六十里曰革登,三百四十里曰蠻磚,三百六十五里曰倚邦,五百二十里曰漫撒。山勢連屬,復嶺層巒,皆多茶樹……”古代典籍中所提及的這六座古茶山,是傳統“普洱茶”的主產地,由于它們全處于西雙版納瀾滄江北,因此史稱之為江北古六大茶山。
事實上,隨著人工種植茶樹的大面積鋪開,特殊的地理環境,使西雙版納瀾滄江沿岸一帶,均成為優質大葉茶的生產地。除了瀾滄江北岸的六大茶山外,江南也有六大茶山,即勐宋、南糯、佛海、巴達、南嶠、景邁。只是由于一江之隔,古時的交通又不發達,一條江就成為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從而讓江南的六大茶山鮮為外人所知。
倚邦茶山
瀾滄江北的六大茶山,除攸樂茶山現屬景洪市外,其余的五大茶山都在勐臘縣。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的海拔最高,36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幾乎全是高山。與易武茶山相比,倚邦茶山的海拔差異更大,海拔最高的山神廟達到1950米,而最低處磨者河與小黑江交匯處海拔只有565米。倚邦茶山的土壤與易武茶山的相近,這里山高谷深,江河縱橫,氣候濕潤,陽光充足,冬季霧多,有著茶樹生長所需的一切物質條件和自然條件。
對于倚邦來說,茶是大地的恩賜,也是倚邦繁盛的原因和理由。在倚邦村委會,還保存著乾隆、道光和光緒時期的三塊青石碑,這些茶碑,記錄著倚邦興旺時期的重大茶事。
攸樂茶山
在普洱茶的發展史上,江北與江南的每一座古茶山都曾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就像今天已被劃歸在景洪市的攸樂茶山,歷史上也曾位居“六大茶山”之首。當然,各大茶山的興衰與更替,有著歷史的原因,也有著自身的原因,但那種交替引領六大茶山輝煌的情景,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先秦時期的“春秋爭霸”,真可謂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十年。
攸樂茶山的種茶歷史相當悠久,茶園面積也較大,清末年間,這里的古茶園面積達到了1萬畝左右。至今這里仍然保存著面積最大的一片混生林古茶園,海拔在1200至1500米之間,總面積達到了1800多畝,古茶樹樹齡在300年以上,大部分處在高大喬木之下,生態環境優越,茶葉品質優良,只是茶樹蒼老,產量不高。
曼撒茶山
曼撒茶山位于勐臘縣易武鄉東北,離易武街不到20公里,緊接著老撾邊境。這座茶山所產的大葉種茶,條子寬大、肥碩、結實,被認為是普洱茶中雄性之美的代表。
曼撒茶山地形復雜,河谷交錯,海拔高差大,最高的海拔為1950米,最低的為750米,土質有紫色沙頁巖、紫色沙巖、石灰巖,是發展建立優質高產茶園的理想土壤。
莽枝茶山
位于蠻磚茶山南面的莽枝茶山,與革登茶山相聯,傳說是諸葛亮埋銅(莽)之地,因此取名叫莽枝茶山。莽枝茶山面積范圍不大,但茶葉質量較好。倪蛻《滇云歷年傳》記載:“雍正之年(公元1728),莽枝產茶,商敗踐更收發,往往舍于茶戶,坐地收購茶葉,輪班輸入內地”。在明清茶山的鼎盛時期,莽枝茶山年產茶葉達萬擔之多?,F在,從茶山上的那塊立于乾隆十一年冬天的碑石刻文中,還可以隱約感到當年茶山興旺發達的景象。
由于種種原因,莽枝茶山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期開始荒蕪,直到八十年代又才開始復蘇。曾經有著數百戶人家的勐芝大寨,竟然重新成為人跡罕至的密林,而遺存下來的部分茶農后代,早已搬到了茶山后的秧林寨,他們對其祖先在中國普洱茶史上抒寫下的濃重筆墨竟然已漠然。只是原始的密林間,偶爾還能看到塊塊面積大小不一的茶林,以及眾多的交雜在一起的大葉種茶與小葉種茶。由于多年沒有人管理,莽枝山上的茶樹有的長得高幾丈,已經與其它的植物交混在了一起。不過,茶山上至今還保存有一座茶商古墓,它在孤寂地守望著茶山的同時,也些微地透露出當年莽枝茶山興旺時的景象。
蠻磚和革登茶山
江北六大茶山里,蠻磚和革登常常會被人們忽略和忘記,現存的典籍中,這兩座茶山的記載也廖若晨星。在普洱茶輝煌的舞臺上,其它的古老茶山或長或短地演繹過重要的篇章,只有蠻磚與革登,如同兩位跑龍套的小生,靜靜地佇立在時間的深處,笑看著茶事的興衰。
也許正是這種邊緣心理,使蠻磚茶山成為了古六大茶山現今保存得最完好的茶山。曼磚茶山早在清乾隆年間,茶葉的產量就已在1000擔以上,清末民初,曼磚還曾是倚邦六鄉鄉政府所在地,建有曼莊關帝廟,如今關帝廟雖然早已從大地上失蹤,但遺留下來的曼莊關帝廟碑文,卻明確記載了“曼莊為六大茶山之一”。
歷史上的革登茶山位于孔明山下,緊靠攸樂茶山,年產茶500擔之多。茶屬大葉種型,因茶芽粗壯,滿披銀茸,民間稱之為“大白茶”?,F在的革登茶山,早已不是鄰家的小妹了,而成長為一座年產萬擔的大茶山。
歲月已老,茶山依舊,作為普洱茶最初的孕育地,江北的古六大茶山不僅是普洱茶發展歷史的活見證,也是普洱茶永恒的天國?!办F鎖千樹茶,云開萬壑蔥,香飄千里外,味釅一杯中”,這是人們對普洱茶千年圣地古六大茶山的頌贊。我們有理由相信,曾經抒寫了普洱茶歷史傳奇的古六大茶山,還將在未來世界的茶史上,寫下新的傳奇。
登錄優奇美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