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縣地處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交接地帶,氣候類型屬大陸性季風氣候,縣境內土壤類型豐富,太陽輻射強烈,是雜糧種植的黃金產區。
清水河小香米粒小,色淡黃,米質細膩,精粘度高,煮后香郁濃滑,入口綿軟,食之可口。清水河小香米含有17種氨基酸和鈣、鐵、鋅、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各種維生素以及生物褪黑素等人體必須的多種營養物質,比例均衡,營養豐富。清水河小香米生長期為145-150天,一般小米的生長周期是80天,所以,清水河小米比其他小米在烹煮上時間更長、口味更香、口感更糯故稱之為“小香米”。
清水河小香米的種植和生產分布在清水河縣行政區劃范圍內八個鄉鎮:城關鎮、宏河鎮、喇嘛灣鎮、老牛灣鎮、窯溝鄉、五良太鄉、北堡鄉、韭菜莊鄉,土地總面積2859平方公里。
小香米是清水河縣1996年引進的優質的谷子品種,該谷米粒小、色澤金黃、香味濃郁、營養豐富,而且由于清水河縣獨特的地理、土壤、氣候以及無污染的自然環境,為各種營養物質的積累提供了有利條件,因此米質大幅度提高。
說起小香米,那是1996年,清水河縣的一位縣長去延安地區參觀學習,回來時給時任高茂泉村黨支部書記、鄉村醫生劉三堂帶回一包小米種子,為檢驗其在當地的適應性,他將種子按旱地與水澆地、清明節前后與谷雨前后、覆膜與露天六種情況分別播種。到秋天一個穗大粒滿、秸桿挺拔的優良品種誕生了。但經檢測這個“優良品種”糖分大,容易招蟲害,嚴重影響作物生長。如果采用傳統農藥殺蟲方式就會對作物造成化學污染。劉三堂的中醫師本領派上了新的用途,用中草藥浸泡種子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培育的小米不施化肥,只用農家肥,不打農藥,采用中草藥除蟲,可謂純天然綠色食品。經過精心培育的新品種不僅產量高,而且顆粒小,深金黃色,米質細膩,精粘度強,入口堿味濃。因其抗病能力強,熬出的粥香醇味美,口感極佳,劉三堂將其命名為“小香米”。
小小香米 致富一方
小香米的成功培育,讓劉三堂心中樂開了花,恰在此時內蒙古自治區九屆人代會召開,劉三堂在會上專門針對小香米作了重要發言。為了讓大家認識小香米的與眾不同,劉三堂給到會每位代表送了幾袋小香米,小香米就此從內蒙古以禮品的形式推廣開了。同時香谷的大豐收受到了當地縣政府、縣科技局的重視,小香米從1998年開始在全縣范圍推廣。同年,劉三堂為保證小香米的純正和質量,申請了“蒙清”商標為自己的企業名稱。2000年“蒙清”商標的成功注冊讓小香米的名聲傳開了,小香米有了受法律保護的“身份”。
專用標志使用
2014年12月24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清水河小香米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所使用的專用資質牌匾。清水河小香米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清水河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
《本草綱木》中講到,小米可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所以小米粥有養胃的功效,小香米呈堿性,營養價值又高于普通小米,熬粥食用可保護腸胃,調節酸性體質。
長期食用小香米,具有健脾益胃,滋肝補腎,促進睡眠,潤腸通便,瘦身養顏,提高體質,健腦養神等功效。對于高血壓,高血脂,急慢性肝炎,糖尿病等癥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小香米與水比例1:20,中火熬煮40分鐘為宜,這樣熬制出來的米質更醇香口感更綿糯。小香米熬粥營養豐富,對產婦、幼兒及老年人是滋補佳品。
登錄優奇美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