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自古賞用皆宜,既是文人墨客吟詠風雅的花中四君子之一,亦是載入藥典、煎服泡飲的一味天然中藥材。“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著名唐代詩人李師廣的這首《菊韻》可謂是將菊花固有的特點描繪的淋漓盡致。據記載,從唐朝起人就已經有了喝菊花茶的習慣,菊與茶合用,相得益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生活的品質,因而具有多重保健功能的茶用菊花也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
內鄉春秋為酈邑,秦漢設酈縣,隋時稱菊潭縣,素有菊鄉之譽。從古代起,內鄉就因菊花聞名于世。東漢《風俗通義》中曾記載:“河南內鄉西北有個地方名曰甘谷山,傍生甘菊,山水流下,得菊花滋液,味甚甘美,谷中三十余家,不復穿井,仰飲此水,上壽者百二三十,中壽百歲,下壽七八十。”《神農本草經》、《后漢書地理志》、《秦娥憶》當中均有記載。這些史志典籍,均對內鄉菊花的藥用價值給予了充分的贊譽與肯定。
古今有同好、天隆不負君。南陽市天隆茶葉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傳承內鄉菊文化、壯大內鄉菊經濟。公司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菊花研究中心合作,把內鄉特有的野生小黃菊進行優化,歷經三年時間,培育出菊花新品種——菊潭黃菊,此菊既保留了內鄉野生小黃菊的藥用功效,又消除了野生小黃菊的毒性和苦澀感,入口清香,后味微甘,集色、香、味、形于一體。
俗話說,好山好水出好茶。內鄉縣屬于丘陵且有低山分布的區域,為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略高,年濕度較大、平均地面溫度較高,這些自然條件對菊花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而“酈邑貢菊”的種植基地在內鄉縣乍曲鎮水溝村的九峰山,屬火成巖山系,土壤中十幾種微量元素,是有機農產品種植不可多得的土壤條件。“酈邑貢菊”產品經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抽檢分析,含有16種氨基酸和12種常量、微量元素,這些成分對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提神醒腦等有獨特的功效,并在調節心肌功能、降低膽固醇、降血壓血脂、抑制病毒等方面也有著很好的效果。其良好的品質和特有的包裝一經上市就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天隆茶業科技有限公司將這種菊潭黃菊注冊為“酈邑貢菊”商標,進行規模種植、標準化生產。“酈邑貢菊”從幼苗培育、田間管理、采摘加工,整個生產過程嚴格按照“生態、綠色、有機”的要求進行。經過了省、市兩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組成的考核組,長達近兩年的跟蹤檢查和嚴格的軟、硬件考評,均已達標并核發了《食品生產許可證》,基地和產品雙雙取得了國家有機認證。公司通過了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產品被授予“河南省農產品十大優秀品牌”、“南陽市食品農產品安全優秀品牌”、“美麗河南·一縣一品”、“內鄉十寶”等榮譽稱號,產品包裝也獲得國家專利,進出口貿易手續也已辦理完畢。2017年9月14日,在農業部主辦的第二十屆農洽會上“酈邑貢菊”贏得了農業部評審專家的一致贊譽,獲得“優質產品”獎。
南陽市天隆茶業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南陽市內鄉縣,成立于2011年8月,注冊資本1300萬元人民幣,資產總額3000余萬元,是一家集作物種植、加工、貿易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綜合性企業。業務范圍覆蓋菊花、茶樹、中藥材、果樹、園藝作物種植、購銷;新品種研發、培育;茶文化學術交流服務,從事貨物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等。
登錄優奇美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