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
嫩度:細嫩、白毫顯露
條索:緊細重實,卷曲成螺
色澤:銀綠隱翠,潤澤
凈度:勻齊
香氣:清香淡雅
滋味:鮮爽甘醇
湯色:黃綠清澈
葉底:柔軟翠綠,勻整明亮
主產于江蘇洞庭山的碧螺春是名茶珍品,以“形美、色艷、香濃、味醇”聞名中外。民間最早稱碧螺春為“嚇煞人香”,清代王彥奎的《柳南隨筆》還有如下記載:“康熙三十八年春......巡撫宋犖從當地茶人處購得精制的‘嚇煞人香’進貢,帝以其名不雅馴,題之曰‘碧螺春’。”
這大概就是碧螺春雅名的由來吧。碧螺春茶因茶樹與果木間作,具有茶香果味的天然品性。很多品飲過碧螺春的人都會為它的嫩綠隱翠、清香幽雅和絕妙韻味所傾倒。
卷曲如螺淡如玉
o
干茶形狀:
碧螺春銀芽顯露,一葉一芽,葉為卷曲形、青綠色;芽為白毫,即小茸毛為白色。仿碧螺春為一芽二葉,芽葉長度不齊,呈黃色,且茸毛多為綠色,而非白色。
o
干茶色澤:
碧螺春色澤柔和鮮艷,干葉墨綠,嫩芽是灰白色的。加色素的碧螺春顏色發黑、發綠、發青、發暗。
o
茶湯色澤:
真品碧螺春用開水沖泡后呈微黃淡綠,色澤柔亮、鮮艷。加色素的碧螺春茶湯碧綠黃暗,像陳茶的顏色一樣。
說茶解道“一嫩三鮮”說碧螺
碧螺春色美香足,為茶中之珍,尤其是它的“四絕”,更聞名世界,歷史上的碧螺春還曾位居名茶之冠。碧螺春條索緊細重實,似螺旋形卷曲,整葉披覆茸毛,清香沁人心脾,沖泡時湯色清澈黃綠,葉底嫩綠明亮,飲后鮮醇甘爽,素有“一嫩三鮮”之稱。茶農生動地描述碧螺春為:“銅絲條,蜜蜂腿,花果香,渾身毛。”
雪狼噴珠春染海
沖泡碧螺春茶時,宜采用透明純凈的玻璃杯或細膩的白瓷杯,要先沖入70℃~80℃的溫開水,然后取少量茶葉投入水中沖泡。茶入杯中即徐徐下沉,頓時會有“白云翻滾雪花舞”的景象。待芽葉全部沉入杯底,杯底一片碧綠,觀其形,更如“雪浪噴珠,春染海底,但口鼻間尚聞不到茶味。待第一泡茶湯倒出,再嗅葉底,會漸感茶香襲人。此時,再沖入70℃~80℃的溫開水,茶葉才開始盡情舒展,漸成—芽葉,水淡如玉,葉芽芬芳,一派“綠滿晶宮”的盛象。
碧螺春香百里醉
沖泡好的碧螺春茶,其茶色、茶香、茶味、茶形皆可達到最佳狀態。此時,但聞茶湯清洌,茶香清新,滋味甘爽,引人入勝。品飲前宜先觀其形,而后可細細品酌。碧螺春茶有花果的清香,頭酌可以感覺到湯色清淡,滋味幽香鮮雅;二酌可以感覺到湯色翠綠,味道芬芳醇美;再酌可以感覺到湯色碧清,香郁回甘。
老者用瓦壺汲溪水,用松枝煮沸,每人面前放一只大碗,注滿沸水后,抓一把新制的碧螺春放在沸水里。哦,那是我生平喝過的最好的茶。
——陸文夫(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登錄優奇美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