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豆腐(鮮)介紹
奶豆腐,蒙古語稱“胡乳達”,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見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馬奶等經凝固、發酵而成的食物。形狀類似普通豆腐,但不是豆腐。因像豆腐而得名。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濃郁,牧民很愛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遠門當干糧,既解渴又充饑。還可以做成拔絲奶豆腐,其軟韌牽絲為斷,是宴席上的一道風味名菜
1、正藍旗長虹乳制品廠長虹牌500克奶豆腐(蒙語:正藍旗長虹500浩乳得)
地理標志產品
質量技術要求
一、原料要求
產自產地范圍內生牛乳,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二、生產加工要求
1.工藝流程:
生乳→過濾→靜置發酵→分離稀奶油→分離乳清→加熱攪拌→冷卻成型→晾曬→檢驗→包裝→冷藏。
2.加工要點:
?。?)過濾:用清潔、消毒的雙層紗布或其它過濾器具至少過濾一次。
?。?)靜置發酵:將過濾后的生乳倒入經消毒的清潔容器,置于室內,避光、靜置,18℃至25℃室溫自然發酵,發酵時間28小時至32小時,至凝乳。
?。?)分離稀奶油:自然發酵凝乳后,分離上層稀奶油。
?。?)分離乳清:將已分離稀奶油的發酵乳放入鑄鐵鍋中,以文火加熱到72℃至78℃,形成凝乳和乳清,將乳清分離。
?。?)加熱攪拌:將凝乳繼續加熱到80℃至85℃,同時進行攪拌,至成熟。
?。?)冷卻成型:將成熟的奶豆腐放入模具,進行自然冷卻成型;
?。?)晾曬:將制作成型的奶豆腐從模具內取出,在陽光下進行晾曬。
三、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色澤呈白色或乳白色,具有奶豆腐特有的乳香味,口感微酸、爽口、乳香濃郁,質地緊密、較硬,略帶彈性,加溫后彈性增加,口感筋道。
2.理化指標:水分(g/100g)≤49.0,蛋白質(g/100g)≥30.5,脂肪(g/100g)≥12.0鈣(mg/100g)≥170.0。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1、關于“錫林郭勒草原”:
歷史上的錫林郭勒大草原由五個部落組成,由東向西為烏珠穆沁、浩濟特、阿巴哈納爾、阿巴嘎和蘇尼特五大部落組成。1958 年錫林郭勒盟和察哈爾盟合并成錫林郭勒盟,察哈爾部落也融入到 錫林郭勒草原上。其中察哈爾部落是從成吉思汗開始的黃金家族蒙古大汗的住帳部落,阿巴嘎部落是成吉思汗的弟弟別里古臺的后裔和臣民。他們至今仍然完整的保留著草原游牧文化與風俗習慣,從服飾、飲食、民居到歌舞、婚嫁、禮儀、節慶等,在整個蒙古民族的歷史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代表性。如正藍旗的奶食加工最為優秀,成為歷代皇帝的貢品;正藍旗的蒙古語被確定為現代蒙古語標準音,即蒙古語的普通語,僅從這一點也說明了錫林郭勒大草原在蒙古歷史文化中的中心地位。這里有橫貫草原中部的秦燕金古長城與世界著名的元上都遺址,還有典雅莊重的洪格爾巖畫和明成祖五次北征留下的玄石坡、立馬峰;內蒙古四大廟宇之一的貝子廟與祭祀圣地白音查干敖包把宗教與蒙古族文化溶為一體,世界聞名的"恐龍之鄉"通古爾盆地喚起您濤聲依舊。這里既有一望無際、空曠幽深的壯闊美,也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動態美;又有藍天白云、綠草如茵、牧人策馬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美。錫林郭勒大草原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尤其以草原旅游資源豐富、草原類型完整而著稱于世,即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半荒漠草原、沙地草原均具備,地上植物達 1200 多種。境內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國際生物圈網絡的國家級草原自然保護區--錫林郭勒草原自然保護區。每當盛夏來臨,風光迷人的烏珠穆沁草甸草原是一片綠色的海洋,高貴的芍藥花與美的山丹花爭奇斗妍,片片白云在無盡的藍天中飄游,牧人策馬,牛羊游動,加上蒙古包縷縷的炊煙與緩緩行駛的勒勒車,定會使溶入大自然的游人頓感心曠神怡,美不勝收。繁花似錦的灰騰錫勒典型草原重現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美景,錫林河九曲十八灣象是飄落在草原上的潔白哈達,足可使您留連忘返。
2、關于“ 正藍旗奶食”
“藍旗奶食甲天下”,正藍旗奶食品(察干伊德)歷史悠久、工藝獨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正藍旗蒙元文化積淀深厚,察哈爾民俗純正濃郁,草原游牧文化傳承悠久。正藍旗奶食曾為元、清皇室奶食的供應地,奶食品以制作工藝及醇厚口感享譽區內外。正藍旗至今生產奶制品技法仍然延續元代傳統工藝,被授予“中國察干伊德文化之鄉”、“中國察干伊德文化傳承基地”。正藍旗奶食在中國傳統乳制品加工歷史上占有獨特地位,國內外享有盛譽。
2013年9月10至11日,錫盟傳統乳制品協會成立暨發展研討會在正藍旗召開。協會成立后,將通過制定行規行約,組織開展行評行檢,規范錫盟傳統乳制品行業經營行為,挖掘傳統奶食品文化內涵,開發名牌產品,提高錫盟傳統乳制品知名度和整體形象,為錫盟乳制品行業可持續協調發展提供服務。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參觀了正藍旗第七屆察干伊德文化節及正藍旗奶食傳統生產和龍頭企業——正藍旗長虹乳制品廠
元朝中統四年即1263年,元朝在上都設立群牧,專為皇家供應奶食,元代詩人有“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的生動描寫。生活在正藍旗察哈爾部落的奶制品加工和生產方式由來已久,以凈、精、美等特點位于其他部落之首。蒙元時代,察哈爾作為宮廷衛隊時期,把蒙古族各部制作奶食品的好方法傳承下來,同時把其他民族的先進方法引進來,達到了盡善盡美的程度。清朝時期,在當地為皇家養起了馬群、羊群和牛群,專供皇家御用奶食品,促進了察哈爾對奶制品加工精益求精的要求。如今,曾為皇家養過牲畜和制作過奶制品的察哈爾蒙古族后裔生活在正藍旗,制作和傳承著皇家奶食品制作工藝,其中從忽必烈時期開始傳下來的“圖德”,現在只有正藍旗擁有該項傳統奶制品加工制作技藝。尤其是圍繞加工和食用察干伊德,產生了許多傳統禮儀、民歌、諺語、祝詞、贊歌、民間故事及禁忌,形成了正藍旗特有的察干伊德文化,體現出了正藍旗在中國傳統乳制品加工歷史上的特殊地位。正藍旗奶食主要有奶豆腐、奶酪、奶皮子、奶油、楚拉、圖德等幾十種,以奶制作的飲料有奶茶、奶子酒、酸奶等幾十種。奶食是以純天然、無污染的新鮮奶為原料的。蒙古族以白為尊、以白為潔、視乳為高貴吉祥之物。正藍旗奶豆腐具有濃郁爽口、質地緊密、略有彈性、口感筋道等特點,優于其他地區同類產品。正藍旗奶皮子具有純正奶油香味,呈淡黃色或乳白色,組織細膩,成型整齊,質地均勻。純天然傳統奶食品含有豐富的乳、油、糖等物質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健脾開胃,延年益壽功效。
正藍旗從2006年開始,每年都要舉辦奶食節?;顒悠陂g,具有蒙元文化特色的元代宮廷舞,為觀眾獻上了豐富的文化大餐,奶食節展示了藍旗宮廷皇家奶食品及奶食品加工工藝,進行正藍旗宮廷奶食評比,評出精品藍旗奶食。正藍旗做大做強奶食產業,成立正藍旗傳統奶食品協會。目前作為正藍旗奶制品龍頭企業、奶食傳統制品廠家,正藍旗長虹乳制品廠一枝獨秀,在繼承傳統乳制品制作工藝的基礎上,引進先進生產工藝,大膽創新,產品暢銷國內外。正藍旗奶豆腐和奶皮子兩個產品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
2014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頒發證書,正藍旗長虹乳制品廠生產的”正藍旗奶豆腐“獲得“獲準使用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企業”榮譽稱號。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譯文】 在落日余光的照耀下,牛羊自由自在地分散在廣袤的草原上,晚風送來了陣陣牧草的芳香,乳酪也分外甘甜。
【出典】 元朝 薩都剌 《上京即事五首》(其三)
注:
1、 《上京即事五首》 薩都剌
牛羊散漫落日下, 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風沙似雪, 家家行帳下氈簾。
2、注釋:
上京即事:描寫在上京見到的事物。元代上京正式稱為上都,是皇帝夏季祭天的地方,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多倫附近。
乳酪:俗稱奶豆腐,用牛羊奶制成的半凝固的食品。
朔風:大北風。
行帳:蒙古包,北方牧民居住的活動帳篷。
下氈簾:蒙古包底部的圓壁以柵木做骨架,外面用氈簾圍成。夏季白天,將氈簾向上卷起,可以通風采光,到晚上或刮風下雨的時候再放下來。
3、譯文:
牛羊在落日下散步,空氣中彌漫著野草的清香和乳酪的香甜。忽然間狂風大作,沙塵像雪一般襲來,家家都把帳篷的氈簾放下來。
4、薩都剌(約1272—1355),元代詩人?;刈澹ㄒ徽f蒙古族)。其先世為西域人。出生于雁門(今山西代縣)??釔畚膶W,善繪畫,精書法,有“虎臥龍跳之才”,但因當時幾十年來開科舉,難以步入仕途。為生計劃內而長年奔波經商,嘗盡人間辛苦。元大德十年(1306)悵然棄商而歸,投入文學創作。泰定四年(1327),以三甲進士及第,時年五十六歲。天歷元年(1328)授京口(今江蘇鎮江)錄事司達魯花赤,在職三年,頗有政績。后調任江南行臺回回掾史,由正八品降為無品秩的小吏,深感官場險惡。供職期滿,調仁真定路(今河北正定)時,豪情勃發,立“明朝走馬燕山道,贏得紅樓說少年”的誓言。后足跡河北廉訪、河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至正六年(1346)月直南行臺侍御史。從元世祖到元惠宗(順帝)縣經11朝,歷80余年,長期宦游,浪跡四方,日弄柔翰,創作極富。有詩780余首,詞14首,因廣泛接觸社會各階層,熟悉民間疾苦,故常以詩表述政見,揭露統治者驕奢淫逸。代表作有《寒夜聞角》、《傷思曲·哀燕將軍》、《鬻女謠》、《征婦怨》等。擅書畫。今存《嚴陵釣臺圖》、《梅雀》。有《雁門集》傳世。

5、這一首從牧民生活的角度描寫塞外風光:前兩句寫春夏放牧的綺麗景色,后兩句寫冬季風沙猛烈的風貌,都是當地的典型景物。
西天的太陽漸漸貼近地平線,草原的牛兒羊兒們,身披夕陽的金輝,拖著圓滾滾的大肚皮,散散落落,蹣蹣跚跚,從四面八方向帳篷歸攏而來。忙碌了一天的牧人,將牛羊安頓好,坐在掛起氈簾的帳篷里,喝著濃濃的磚茶,吃著甜甜的奶酪,同時透過柵木欣賞著外面的風光,一陣陣清風帶著野草的香氣徐徐吹來,清爽得沁人心脾。多么恬靜的草原暮色??!
但是,突然狂風席卷大地,打亂了草原的平靜,家家戶戶慌手忙腳,將氈簾扯下,躲進帳篷里面去了,只剩下咆哮的狂風和漫天的大雪――那不是雪,那是飛騰翻滾的白沙。許多人見過鵝毛大的雪片,讀過“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的詩句。然而北方草原的大雪,有時并不是一片征的白絮,而是一團團的顆粒,簡直就是密密的冰雹?!熬淼厮凤L沙似雪”,只有薩都拉這樣熟悉北國景物的詩人,才能描繪出這種草原上獨有的奇觀。

6、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元代詩人,畫家,書法家 薩都剌 《上京即事》
元·薩都刺《上京即事》其八。散漫:分散。乳酪(1ào澇):奶制食品。這兩句大意是:在落日余光的照耀下,牛羊自由自在地分散在廣袤的草原上,晚風送來了陣陣牧草的芳香,乳酪也分外甘甜。作者準確地抓住草原風物的特點,生動地描繪出塞北大草原的生活風貌,令人耳目一新。
戲衫拋了,下棚去、誰笑郭郎長袖。小小草庵無寶貝,何必神呵鬼守。黃奶篝燈,青奴拂榻,莫要他桃柳??蛠韱栕?,此翁高臥搖首。彷佛曾子當年,商歌滿屋,衣不完衿肘?;煦缛艚绦蓁徃[,巧歷安知其壽。文叔故人,仲華幾個,輸與羊裘叟。浮生如寄,切身之物惟酒。
臉兒端正。心兒峭俊。眉兒長、眼兒入鬢。鼻兒隆隆,口兒小、舌兒香軟。耳垛兒、就中紅潤。項如瓊玉,發如云鬢。眉如削、手如春筍。奶兒甘甜,腰兒細、腳兒去緊。那些兒、更休要問。
誰主誰為客。嘆人生、別離容易,會逢難得。省戶高門十年夢,瞥忽渾如昨夕。風不定、亂云飛急。本自無心圖富貴,也元知、富貴無緣逼。且還我,兔園策。誰知一曲柯亭笛。向天涯、依然解后,長安本色。怪我阿奶今老眼,已是看朱成碧。但猶記、黃裳曾識。多謝殷勤無以報,愿阿奶、長健如今日。送公子,上霄極。